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多尔衮。”
“原来是他。”吴三桂生在辽东、长在辽东,大半辈子的敌人都是满洲,了解清军方面比大明还透彻,对“多尔衮”这人不陌生。
去年八月,清帝黄台吉突然猝死,因死前未立嗣子,导致清朝内部几方势力围绕继承者爆发矛盾。皇位的竞争者以黄台吉的二哥代善及其诸子、黄台吉的长子豪格以及黄台吉的
十四弟多尔衮等为主。
其中礼亲王代善早期多有战绩,颇受父亲努尔哈赤的赏识,大哥褚英被废后曾是努尔哈赤当仁不让的嗣子,然而在与黄台吉的政治‘斗争中失利被罢黜,只能转而拥戴黄台吉求存。黄台吉在世时期虽对代善表面尊崇,实则打压不断。至黄台吉死,归属代善的正红、镶红经过多次削弱声势大不如前,而代善本人亦已年高,无复雄心壮志,他是最早退出竞争行列的。
代善的几个儿子,长子岳讬和次子硕讬都是镶红旗的小旗主,但他两人一个在崇祯十一年进犯明朝时染天花死在了济南,一个与代善有嫌隙得不到支持。三子萨哈廉有才能,但英年早逝。其余诸子,只有七子满达海略有薄名,但资历尚浅,远未到凭实力争夺帝位的地步。所以这些人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反观肃亲王豪格骁勇善战,不到二十岁就随军从征,军功卓著。崇祯二年就因功绩被封为了和硕贝勒,又于黄台吉即位后成为亲王并掌户部事,与一众叔辈平起平坐。而且归属他的正蓝旗由原来象征“国主之色”的两黄旗之一的镶黄旗改来,并在黄台吉生前得到多次补强,实力雄厚。原来由黄台吉亲自掌握的正黄旗与镶黄旗都基本支持豪格,镶蓝旗旗主、努尔哈赤的侄子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豪格。所以豪格一旦即位,便得两黄、两蓝四旗拥护,占八旗一半,自然能很快稳定局势。论实力、论资历、论能力,豪格都颇有优势,当时包括图尔格、索尼、鳌拜、谭泰等在内的清国重臣都相继拜访豪格,毫不忌讳展示自己的立场。
起初,多尔衮本的实力并不强。努尔哈赤时期将自己控制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拆分给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与十五子多铎分别统带。正黄旗一分为二,阿济格与多尔衮各得旗中十五个牛录,分别担任小旗主;镶黄旗同理,努尔哈赤本人与多铎各十五个牛录。但当时因三个儿子都还小,是以两旗实权仍在努尔哈赤一人之手。
努尔哈赤死后,黄台吉把两黄旗与两白旗的旗色对调,那时候多尔衮只是领有正白旗半旗的小旗主罢了。倒是多铎受惠于部落“幼子继承”传统的影响,接收了努尔哈赤的所有牛录,成了真正的旗主。不过,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一母所生,关系非常亲密,他们控制的两白旗合计有九十八个牛录,仅次于豪格正蓝旗及黄台吉遗留两黄旗的一百一十个牛录,要是没有代善的两红旗与济尔哈朗镶蓝旗的九十六个牛录支持豪格,多尔衮一方对上豪格一方,实力其实差距不大。
此外,论军功资历,多尔衮亦曾在征伐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对抗明廷的松山堡之战等战事中立下大功,较之豪格并不逊色。且豪格为人暴横粗鲁,多尔衮更加谦逊善接纳人心,声望更佳。多尔衮仔细琢磨双方的优劣势后认为,自己之所以受到阻力,症结就在黄台吉遗留的重臣们担忧黄台吉一脉被颠覆从而失势。继而审时度势,暂且打消了自己上位的念头,以拥立黄台吉第九子福临的条件对代善与济尔哈朗重新出牌。
选择福临,一个是觉得他年纪小好控制,另一个想法则来自后宫。
黄台吉为帝,册封五名后妃为五大福晋,地位超群。多尔衮很聪明,先找上了地位最高的国君福晋、中宫皇后哲哲,跟他商量福临为帝的事。果不其然,哲哲对多尔衮的提议非常赞同。哲哲本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斯的女儿,科尔沁部是清国的重要盟友与姻亲,为清国平定蒙古诸部出力甚巨。哲哲不希望黄台吉死后科尔沁部的地位有所下降,她固然没能为黄台吉诞下子嗣,可她的侄女、同样来自科尔沁部的五大福晋之末的庄妃本木泰之子即是福临,福临登基,对科尔沁部的帮助是一样的——她另一个侄女、在五大福晋中地位仅次于她的宸妃海兰珠的儿子可惜早夭了,否则将是比福临更合适的人选。
五大福晋之四的淑妃亦无子,多尔衮思及老传统“幼子继承”,还提到了五大福晋之三贵妃娜木钟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是黄台吉最小的儿子,拥立他或许还能以传统习俗为理由,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哲哲当然不会答应,但嘴上不会把维护科尔沁部的利益说出口,直截了当告诉多尔衮娜木钟是林丹汗的旧妃,这样的出不但无法博取支持,反而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多尔衮这才下定决心拥立福临。
多尔衮准备了一说辞,在决定继承人的会议上先利用自态度坚决反对豪格,两边相持不下。正僵持时,又适时抛出自己与豪格各退一步,专立福临的折衷方案,更以后宫及背后蒙古部落的影响施压。先是代善点了头,清国其他重臣本就惟恐出现内乱伤及国运,见此形,又思忖福临亦是黄台吉的儿子,于自利益无损,便相继改旗易帜,把票投给了福临。最终福临登基为帝,改元顺治,由两白旗多尔衮一派的多尔衮本人、两蓝旗豪格一派的济尔哈朗与中间派代善三方同辅摄政。黄台吉猝死的余波这才算平息。
毗邻清国的关辽军密切注意清国的一切动态,清国顺治帝登基以来,多尔衮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手段与能力,军政一把抓,就
连为外人的关宁军,亦知其人才是清国当前真正的掌权者。
吴三桂心砰砰地跳,问道:“多尔衮到哪里了?”
“昨夜刚击溃闯贼唐通军,现在威远台以北行军。”郭云龙咽口唾沫,“多尔衮留下了老杨并让我告知吴爷,大兵将至,可安心杀贼。”说到这里,指了指后跟着的一个汉子,“这位便是多尔衮将军的妻弟,特来此取信于吴爷。”
吴三桂心绪不宁,郭云龙不说还没注意,这时移目看去,果见他背后还站着一名瘦削汉子。那汉子皮肤惨白,材瘦削,虽然穿着长衫,但仔细一看,却是左衽。
那汉子听到郭云龙的话,先对吴三桂执汉礼拱手,之后摘下头上的西瓜拉帽,随之赫然露出了那颗剃得干干净净的脑袋以及脑后那根吴三桂再熟悉不过、扎眼的金钱鼠尾小辫。
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织田先生和他的朋友们 半山农场 医品邪少岳风秦如雪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 拆二代他不干了(娱乐圈) 木叶之我从月亮来 春夏秋冬 三国贵女日常 大秦有妖气 美人与马奴 人在海贼四皇为分身 变成章鱼后 花似烟情柳似心 孩子他爸风评被害 君有疾否 仙武同修 恣睢之臣 头柱今天也想被祓除 我是科技之光[快穿] 女配拿错剧本后修罗场了
少年楚川,身具灵根,奈何根骨极差,虽然悟性出众,但修为增长极慢,历经艰辛拜入西昆仑后,仍受人践踏,但楚川不骄不馁,最终得传三品神通大五行灭绝神光,开始了通天之路。书友群西隐昆仑(313372353)本书适度YY,也不换地图打怪,而是架空夏朝建立到宋朝灭亡的历史,并延伸百倍,达三十五万年。后期,留名于青史的先贤都会一一以仙侠身份出现。力图展现出一曲波澜壮阔的仙侠史诗。...
...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那些踩我的人,可知有一天我也会将你们践踏?我爱的人,我会让你得到无上荣光!...
我再说一遍,你放不放!妈妈提高分贝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方余无助的眼神丝毫没有动摇妈妈的决心。雨倾盆而下,唰唰唰地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湿了方余的裤脚,但此时的方余根本在意不了这些细节。突然!妈妈一手抢过娃娃,径直的丢在了地上,还没等方余反应过来,一把拉着她的手,上了车的前座。妈妈,妈妈!不我不要上车!让我带着它吧,我保证以后什么都听你的,求求您了~方余声嘶力竭的叫着。由于妈妈刚才太过用力,方余的手青了好大一块,透过车窗,看着已经被雨水浸透的娃娃,方余心如刀割,任由泪水划过脸庞。突然,一把伞进入了视野,他在向娃娃靠近,在方余疑惑之际,他一个转身,和方余四目相对,然后消失在了雨中。这是他与她的第一次遇见。或许一次邂逅,一个眼神,就足以占据年少时的所有回忆。弥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个少年啊就这样清清浅浅的搁置着,等待着重逢或是老去的日子,再一起慢慢探索其中的神秘。嘴角微微扬起的浅月弧,仿佛在说那年,刚好遇见你!我的少年!故事内容部分写实,欢迎大家阅读评论...
二十一世纪的穷学生,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超级系统加持的少年,被赋予绝世神功,还有着诸多特异功能,包括透视,缩骨法,瞬移,隐身,土遁,易容术等等,他高中文武双状元他走访民间,行侠仗义他,出使各国,把中原大唐的文化传播他,就是玉郎,杨怀玉!新城公主的驸马,大唐最强驸马爷!新城公主玉郎,你什么时候娶我呀?李世民玉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倘隋炀帝得此人,吾何能取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