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没有经济学常识和历史知识,就想当然的认为古代没有通货膨胀,货币可以随便改,纸币可以随便发。真觉得古人不懂经济吗。
说起通货膨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印钞票太多、物价上涨、百姓怨声载道。可事实上,这一幕在古代上演得更加残酷,而且常常伴随战乱、天灾、贪官污吏的盘剥,最终推倒一个又一个王朝。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时期就是个典型例子。为了充实国库、推行理想化的新政,王莽不断更换币制,一会儿五铢钱,一会儿大泉五十,一会儿又出新泉、货布、错刀。币制混乱导致市场严重恐慌,民间交易停滞,大量百姓转向以物易物。物价飞涨的同时,钱币的信用彻底破产,一斗米价直逼千钱,百姓买不起粮食,饿殍遍地。
更讽刺的是,王莽曾幻想用国家力量控制物价,他设立“平准官”,限价收购,但由于钱币信用丧失、国家无力持续收购,反而加剧了市场恐慌。老百姓宁可囤积粮食,也不愿拿手里那一堆没人敢要的钱去换东西。
有些人会以为,只有钱多了才会通胀,其实历史告诉我们,钱少了同样会让物价飞天。南宋时期的铜钱荒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南宋偏安江南,铜矿大多丧失在金国、辽国手中。铜钱铸造严重不足,南方市场上流通的钱币数量断崖式减少。怎么办?朝廷不得已大规模发行纸币“交子”“会子”,希望用纸币弥补铜钱不足。但纸币背后没有足够的铜钱和实物支撑,纸币疯狂贬值。
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原本一两银可换钱一千文,到末期竟要一两银换一万文,物价涨了整整十倍!即便是普通的米粮、布匹,也价格飞涨,小民无力购买。许多地方甚至用瓷器、铁器临时替代钱币,市场交易一片混乱。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有钱不如有粮,有粮不如有布。”这话反映的正是南宋钱荒背景下的生存智慧:钱已经不值钱了,还不如攒点能用的东西。
战乱时期的通胀,往往伴随着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唐末、五代十国。
唐末黄巢起义,关中地区几乎成废墟。国库空虚,地方割据势力各自铸钱,甚至铸“铁钱”代替铜钱。《资治通鉴》里有明确记载,当时洛阳、长安的市场上“钱文异形,轻重不一”,百姓彼此不认账,交易困难。一斗米竟要价千钱,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到了五代十国,更是货币混乱到了极点。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各自铸钱,不同的钱币互不通用,有的地区干脆回到以实物作货币的原始状态。铁钱、铅钱、甚至陶钱、石钱都被迫流通。老百姓出门买东西,要带上一堆称砣、钱秤,一边交易一边吵架,光是结账都能耗掉半天。
古代通胀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钱币失去信用后,白银、黄金、布匹等实物往往被迫充当货币角色。
比如明代中期以后,因倭乱与白银输入增加,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但白银供应本身不稳定,遇上矿产开采不足、海外贸易受阻(如隆庆封关时期),市场白银骤减,物价立即飙升。嘉靖、万历年间就出现过“米贵如珠”的怪象,一石米价格飙升至平时的五倍以上。
同时,各地商人和大户手中往往大量囤积布匹、盐铁、茶叶等实物,作为抗通胀的资产。明代江南就流行“有田不如有布,有布不如有银”的说法,说到底,就是普通老百姓对朝廷货币政策彻底失去信心。
面对通货膨胀,几乎每个王朝都试图以政府力量“平抑物价”,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西汉武帝时期,“平准均输”本是为了调剂物资、平抑物价,可惜因官员贪墨成风,平准之物大量流入官商之手,市场物价反而更加扭曲。到了东汉,地方豪强干脆自己囤积居奇,国家想收都收不到货。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纸币制度最发达的朝代,但也是通胀最惨烈的朝代。元初的中统元宝交钞、至元宝钞等纸币,最初还被百姓接受,可到元末,纸币泛滥成灾。商贾拒收纸钞,物价飞涨,百姓买不到粮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红巾军揭竿而起。
元末有记载说:“钞一贯,买不得斗米。”纸币本该是财富的代表,结果成了废纸一张。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真正受害的是普通百姓,而不是那些大户豪强。因为有钱有势的人早已将资产转化成了田产、宅院、金银实物,哪怕钱再不值钱,他们依旧不愁吃穿。
东晋南朝时,门阀大族在货币混乱的年代趁机兼并土地。小民因买不起粮、交不起税,只能变卖田产、妻儿,或是直接逃亡。门阀趁机低价收购田土,豪强大族一边坐地生财,一边靠着官府庇护稳稳当当。
类似的景象在明末、清末再现。当通货膨胀让普通人倾家荡产时,地主、商人却能靠囤积实物、借贷盘剥发财。历史上“米贵如珠”“钱重如土”的年代,不是没有米,而是米都在豪强仓里,不肯拿出来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历史上几乎所有王朝在灭亡前,都会经历一次或多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货币信用崩塌。钱币失信、物价飞涨、百姓无以为生,是王朝衰亡的重要征兆。
西汉末年、东汉末年、唐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一例外。钱荒、通胀与民变、军乱交织在一起,最终掀翻了王朝的最后防线。
明末农民起义,就是从“米价十倍”“白银难求”的大背景下爆发的。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闯王、张献忠屠城、抢粮,谁还能在意手里那点早已不值钱的铜钱?
别以为古代的钱荒、通胀全是自己作死,还有不少是外部因素推动的。明清时期白银作为货币的主力,很大程度依赖海外输入。西班牙、美洲银矿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支撑起庞大的经济体。
可一旦海外白银供给受阻,比如西班牙殖民危机、贸易封锁、海盗猖獗,中国市场白银骤减,物价立即反弹。万历后期到天启、崇祯年间,正是因为白银输入锐减,引发一波又一波物价暴涨、社会动荡。
清中期以后的“钱荒”亦有外因,比如乾隆晚期因海外白银流入减少、鸦片白银外流剧增,导致国内白银奇缺,铜钱不足,市场物价波动剧烈。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矛盾积聚,最终引爆了太平天国的大火。
每次大通胀时期,历史总会见证以物易物的复兴。这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文明的倒退。
唐末、五代、元末、明末,货币失去信用后,百姓不得不以米换布、以盐换茶、以器物易粮。甚至在战乱时期,一件衣服、一把铁器的价值远高于一筐废纸般的钱币。
这种现象在地方志和史书中屡屡见到,例如《元史》中记载元末民间“持钞无所售”,《明史》中记载崇祯时“持银不售米”,其实都是钱荒与通胀双重作用下的社会悲剧。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通货膨胀史,一个清晰的教训跃然纸上:钱币的价值,不仅靠金属含量、外在形态,更靠国家信用、制度保障、社会信任。
历代王朝钱荒、通胀的根源,无非是三条路走歪了:一是滥发货币而无实物支撑,二是财政失控举债度日,三是权贵豪强垄断经济资源盘剥百姓。每次钱荒通胀,都是国家治理失败的赤裸证据。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历史不是爽文
[少年漫同人] 春日蛋糕店之乌野篇 奥特曼之黑暗记录者 争雄十六国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综漫] 社恐玩家怎么和带土he啊 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混沌至尊:开局签到鸿蒙塔 快穿之我的对象竟然是最大反派 惊!我的哥哥会读档 [综] 万圣之光 开局反杀玩家,获得异化系统 全民觉醒:我的天赋有点味道 [综漫] 恶毒女配,但捡了夏油 过气影后的许愿直播火了 臭天师站住,本僵尸怀孕了 [综漫] 酒厂论坛更新中 [综漫] 占卜师的柯学摆烂日记 一本狗血虐男文 县志禁录 [怪兽8号] 内勤暴言
所谓人生,是什么?风平浪静吗?没有波澜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幸运召唤神,五块钱一个,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哎呀,美女,要买一个吗?你是学生啊,那便宜一点,1块钱送你一个以为捡到便宜的许文若,才终于知道,什么叫倒霉倒到祖宗十八代召唤神是真的,但TM是个霉神啊人生处处不逢时,说是水逆就水逆好事遇不到,坏事准没跑第N次,许文若鼻青脸肿的看着面前的少年大哥,你行行好,放过我吧!我以后再也不贪小便宜了...
为给母亲筹集医药费,秦落不惜代孕生子。五年后,母亲去世,秦落却要代替妹妹嫁给那个如帝王一般的男人!本以为只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然而这个霸道又偏执的男人却对她穷追不舍,只因她是他五岁儿子的亲生妈咪。女人,天底下除了我,其他所有的男人都不可以碰你。你疯了吗?放开我!面对如此的他,秦落只想逃离。然而他令人窒息般的宠爱,加上萌宝儿子助攻,让她应接不暇。女人无奈妥协,不为别的,只因儿子太萌太会撩。萌娃牵着她的手,交到爹地的手掌心爹地,以后妈咪就交给我们来守护哦!拉钩钩!整天围着秦落的一大一小把她宠成了所有女人都羡慕的模样。...
上一世,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异能特工,一双血色妖瞳让她成为浴血修罗,无人能敌。这一世,却成为了被人挖去内丹,占据身份的可怜虫。。。...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默上春秋的经典小说悍匪毒妻邪王独宠掌中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替嫁进京城第一高门,夫君身娇体弱,没有权势?她大手一挥,土匪怕过谁,以后我罩着你!谁知这病娇美男白切黑,翻云覆雨无人能敌。沈清张开手臂护他在身后谁都不许欺负我相公!众人瑟瑟发抖快把你相公带走,太吓人了。后来替嫁的事情暴露,她被千夫所指。忽有圣旨降下,才知她是遗落民间的公主。为她请来圣旨的病娇美男笑着呢喃以后为夫全仰仗公主娘子了。...
作为汉姓包衣女,她的愿望很简单必须选秀?她想法子逃了就是。逃不掉?她安安静静当个小宫女,等25岁放出去就是。可是!那位万岁爷又是什么意思?初见就用嘴为她吮伤口再见立马留牌子。接下来借着看皇后,却只盯着她看她说不要皇宠,他却非把她每天都叫到养心殿她说不要位分,他却由嫔到妃皇贵妃,一路将她送上后宫之巅,还让她生了一个又一个!她承欢无...
十五年生死历练的豪门阔少,因家族逼迫愤然离去,成为小城二流家族的上门女婿。遭受冷眼两年,那夜他打通了神秘电话,数年心血培育的势力悄然运作,赘婿崛起,谁敢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