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27年春的鲁尔区,晨雾还没来得及散开,克虏伯工厂的汽笛己撕裂天际。
那笛声不是单响,而是成百上千台机器的集体嘶吼,高炉的轰鸣震得地面发颤,钢水浇筑的红光映红了半边天,穿蓝色工装的工人抱着图纸在车间里小跑,靴底踩过满地的铁屑,发出沙沙的声响。
三个月来,这里的高炉就没熄过火,从法国西非掠夺的铁矿砂堆积成山,褐色的矿石上还沾着西非的红土,被传送带日夜不停地送进炼钢炉,每小时能炼出200吨钢,足够造5辆豹式坦克的装甲。
汉堡港的码头更是一片沸腾,阿拉伯的石油用铅封油罐车运来,黑色的液体从输油管淌进储油罐,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油气;瑞典的铁矿石装在锈迹斑斑的货轮上,起重机的吊臂像巨人的手臂,将矿石卸在码头,堆成一座座灰黑色的小山;荷兰的橡胶被切成方块,用麻布包着,散发着淡淡的乳胶味,将被送往柏林的大众汽车厂;美国的精密机床装在木箱里,木箱上印着福特制造的字样,开箱时还带着大西洋的咸湿气息。
威廉三世站在皇宫的瞭望塔上,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七年了,从1920年登基时面对的百废待兴,到如今全球资源顺着德国的贸易网络涌来,他的帝国梦终于有了模样。
工业部的报告就放在口袋里,钢产量较1920年增长180、坦克产能翻三番的字样烫得人眼热。
他甚至能想象到,这些钢铁变成坦克、战舰,在欧洲大陆上碾出德意志的印记。
但这份憧憬,在三天后的早餐桌上被一份农业报告敲得粉碎。
银质餐盘里的煎蛋还冒着热气,威廉三世的银叉刚碰到蛋黄,胡根贝格派专人送来的农业报告就放在了餐布旁。
封面是深绿色的,印着麦穗图案,翻开第一页,红色的数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1926年德国粮食总产量1420万吨,仅比1913年的1320万吨增长7;而工业人口却从1920年的1160万飙升至1927年的1800万,增幅42。
更刺眼的是后面的注释:柏林、汉堡等大城市的面包价格半年内上涨11,1926年冬因萨克森小麦运输延误,柏林曾实行每户每日限购2条面包的政策。
“我们的坦克能碾过卢森堡的边境桥,却要让市民为一条面包排队?”威廉三世的银叉停在半空,叉尖的蛋黄滴在报告上,晕开一小片黄色的渍痕。他想起上周去克虏伯工厂视察,工人告诉他每天能领3条面包,当时还觉得是福利,现在才明白,那是用工业出口换来的进口粮。
报告显示,1926年德国从波兰、匈牙利进口小麦180万吨,花掉的马克相当于克虏伯三个月的坦克产值。
“现在不是1920年了,还在用钢铁换面包?”他把报告拍在桌上,红木桌面发出闷响,“胡根贝格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像一头永不停歇的钢铁巨兽,车间里,坦克的装甲板在传送带上移动,工人们戴着石棉手套,用氧炔焰切割钢板,火星溅在他们满是油污的脸上,像细碎的烟花。
厂长奥托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资源供应网络图:红线从法国西非的铁矿延伸到鲁尔,蓝线从阿拉伯的油田连到汉堡,绿线从瑞典的矿山通到多特蒙德。
这张图上的每一条线,都在为工厂的高炉输送血液。
工厂门口的招聘启事换得比钢板还勤,最新的一张用红笔写着,急招500名熟练工,月薪120马克(包食宿),纸边被雨水泡得发胀,却仍有穿着补丁衣服的农民在下面徘徊,他们大多是从农村来的,看一眼启事,又摸摸口袋里的单程车票,最终还是转身离开。
车间的角落里,来自萨克森的农民汉斯·沃尔夫正笨拙地学习焊接。他三个月前离开15亩的家庭农场,成了厂里农民转岗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
“在这儿一天能挣4马克,比种地强。”他焊歪了一块钢板,被工头骂了句笨蛋,却咧着嘴笑,家里的妻子正等着他寄钱买化肥,虽然他知道,那点化肥根本不够15亩地用。
汉堡港的码头吊臂比教堂的尖顶还高,阿拉伯的石沙漠之鹰号靠岸时,码头工人卡尔·舒尔茨正忙着核对清单:“1200吨原油,纯度85,运往柏林的戴姆勒汽车厂。”
他的笔记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荷兰橡胶每月300吨,用来做汽车轮胎;美国机床每周20台,装配线就靠它们提速;苏联的木材堆在码头东侧,散发着松脂的香味,将被制成坦克的座椅。
“这些东西能造多少坦克?”新来的学徒问。
卡尔吐出嘴里的烟蒂,指着远处的货轮:“那艘瑞典货轮装的铁矿石,够造一个装甲旅的坦克。”
“可你看那边”他指向码头西侧,几艘小货轮正卸载从波兰进口的小麦,“那些粮食,只够柏林人吃一个月。”
仓库管理员的账本更能说明问题:工业原材料的库存清单写满了12页,从铁矿砂到轴承,每种都标着充足;而粮食库存只有3页,小麦、土豆、黑麦的后面都画着向下的箭头,旁边用红笔注着需紧急进口。
“工厂的机器饿了有铁矿喂,人的肚子饿了,总不能嚼钢板吧?”卡尔对着账本叹气,他的女儿在柏林上学,上周写信说学校的午餐面包越来越小了。
柏林汽车厂的装配线像一条流动的河,在传送带上慢慢变成完整的汽车,每90分钟就能下线一辆,但这条河总在缺人的浅滩搁浅。
人事部经理的报告堆在桌上,最上面的一页写着:“装配线缺300人,油漆车间缺80人,仓库缺50人,农村来的人宁愿守着几亩地,说土地不会倒闭。”
她的表哥在柏林汽车厂当工人,寄回的照片里,他穿着干净的工装,站在崭新的汽车旁,月薪1500马克,是她家一年种地收入的两倍。
“去柏林吧?”父亲约翰抽烟时问她。
安娜却摇头:“哥说工厂要加班到半夜,还可能被机器轧伤。再说,地里的活没人干,麦子就要烂在地里了。”
这种锁人的困境在德国农村普遍存在。
1927年的统计显示,德国6200万人口中,2500万在农村,占比40;其中2000万人被困在380万个小农场里,这些农场70没有机械,50不用化肥,全靠人力和畜力,他们每天从黎明忙到天黑,却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更别说为工业人口提供粮食。
工业部的报告里藏着无奈:“若能从农村转移500万劳动力,工业产能可再增30。”
但农业部的回函更现实:“现在的农业劳动力己经不够用了,再转移人,秋收时就要看着粮食烂在地里。”
萨克森州的农村,1927年的春耕来得比往年早。
约翰家的12亩地像块补丁,嵌在连绵的田野里。天刚蒙蒙亮,他就牵着老黄牛走进田里,妻子玛莎抱着种子袋跟在后面,三个孩子拿着小锄头,在犁过的地里捡石头。
“驾!”约翰甩了甩鞭子,老黄牛慢吞吞地迈开腿,铁犁在地里划出浅浅的沟,翻起的土块里还带着去年的麦茬。
起猛了,夫人她好像手撕厉鬼了! 丧尸领主弱?看我无限叠加词条 重回末世前,我带着国家飞! 风起贞观:父皇,请住进大明宫 综武,诵经成道祖,惊呆李寒衣 铁血抗战 嫂子,我真是神帝 重生1987,打造财富神话 神明调查报告 剑灵相亲指南 长生从垂钓宝鱼开始 诸天:从斩鬼开始铸就神话 小巷人家:穿成黄玲开局整顿家风 坏了,我成为龙群唯一的雄龙了 武道凌天 我提出离婚两清后,总裁妻子全家慌了 惊悚玩家一心求死,诡异都破防了 妖孽下山,五位师姐超宠我 末日大逃亡 说好的高岭之花,怎么成了孩子她妈?
当今世界里最牛叉网络游戏永恒世界里的最牛叉的玩家,在属性重新分配的时候,穿越到最牛叉的异界。魔武双修未开发!生活职业全保留!炼药,宗师!种树,宗师!打铁,宗师!裁缝?唔,根据美女身材,度身定做...
他是真龙之命,是华夏龙魂之魂。鬼手神针惊天下,逆转阴阳,起死回生。犯我之敌,必杀之,唯我狂之。泡最美的女人,喝最烈的酒,交最义气的兄弟。...
为了救被诬陷的二哥,我做了上门女婿,新婚之夜,新娘在我面前光明正大的偷汉子,为了知道奸夫是谁,我每天装傻做老朱家的免费长工,寻找机会给二哥洗冤报仇。但是人生多变,我在装傻调戏新娘子朱小华的同时,却爱上了她的妹妹朱小敏,另外还有一位善良多情的嫂子对我垂青,从此我便陷入了情与欲的纠缠,欲罢不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获得了天外陨石的神奇能量,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是从混沌里诞生的第一个生灵,拥有源世界的天道传承,被三千世界所认可,真身却不为人所知。n他是初始大世界的第一任魔尊,本该陨落,却算出必死里有着一线生机,看不破道不明,只能任凭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nnn一家三口之初遇n麻麻夫君好,我是你的小宝贝长情,这是我们的崽崽二宝,请多指教。n魔尊???n崽崽n互宠甜文养包子双洁1v1...
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读什么书,学什么技能。读推理小说,学习思维读言情小说,学习恋爱读竞技小说,学习体育读盗墓小说,学习盗术读警察小说,学习枪法读杀戮小说,学习杀技读医生小说,学习医术读武侠小说,学习武功。传说中,读仙侠小说还能成仙刘星,一名小说迷,偶然觉醒一双书眼,从此踏上疯狂读小说的不归路禽兽,放开那本小说,让我来读!...
晚安,总裁大人由作者纳兰雪央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晚安,总裁大人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