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第1页)

就在父亲家中养病期间,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北京隆重开幕,父亲被邀为代表,而他却因病未能出席。会后大会派人来看他,并送来了一套约50本的&ldo;大众文艺丛书&rdo;。同月,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不久,被文化部聘为顾问,有了份固定的工资,使家庭生活有了基本保证。

与此同时,他的老友也都给了他无私的援助和深切的关怀。上海的《亦报》和《大报》,将父亲的旧稿在两报连载,使父亲有了一些稿费。当《亦报》把《五子登科》易名《西风残照图》连载时,因为父亲没有来得及写完,而报社不希望稿子半途中止,父亲在病中又不能执笔,左笑鸿叔知道后,便主动地无条件将书续完了。1956年该出单行本时,父亲已恢复了写作能力,便又重新续写,这续写部分先在《哈尔滨文艺》杂志连载过,所以现在读者看到的《五子登科》则完全是父亲的手笔了。父亲恢复写作后,有了稿费,叫我带上在当时为数不菲的一笔钱,去交给左叔,算是酬谢病中的帮助和友谊。但是笑鸿叔说什么也不要,叫我原款带回,并亲自登门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在无奈之中,请左叔在西单商场楼上西餐厅,吃了一顿西餐,由我陪同,所以我&ldo;蹭&rdo;了一顿丰美的俄式西餐。笑鸿叔及其他父执对父亲的友谊,使他感到很温暖和欣慰。

也许是心情好的原故。父亲的病情也逐渐好转。病后两个月,他便能&ldo;牙牙学语&rdo;;3个月时,竟能扶着手杖出门看望老友了。当他颤颤抖抖地亲自登门看望笑鸿叔时,笑鸿叔大喜过望,激动得热泪盈眶。

父亲到医院复查,大夫高兴得连连说:&ldo;张先生能恢复得这么快,这样好,真是奇迹!真是奇迹!&rdo;

当时,家中虽然经济拮据,但母亲省吃俭用,尽量为父亲创造一个良好的养病环境。可能是因为父亲有病吧,我们兄妹似乎成熟了许多,也更加和睦友善了。除了母亲给父亲做一些好吃的,我们每日都是粗茶淡饭,但却使我们懂事用功起来。在这样安静祥和的环境中,父亲身体恢复得令人吃惊的好,当他能够离杖走路后,便开始练习写墨笔字。他一生都在勤奋地学习,一个大半辈子笔墨耕耘的人,倘不写作,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病魔虽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但对他的身体和记忆力都有相当大的损害。脑溢血给父亲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说话不清楚,还要流口水,左半边偏瘫,行动极不方便。但是他没有被吓倒,

第58节:病榻缠绵有3年(3)

也没有后退,他以写作为生,只要有一口气,他就要写作。所以父亲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不屈不挠地向自己的身体挑战,和病魔作斗争,看书还不行,便先练写字。父亲让母亲买了许多小学生练习毛笔字用的大字本,每天在大字本上像小学生般地练习楷书,一切从头开始,认真地读帖,认真地写。只见他那不听使唤的颤抖的手,紧紧地握住毛笔,一笔一笔的写,那样认真,那样专注,上午定时写,下午也要定时写,终于,他能灵便地书写了,而且字越写越好,几乎恢复到了病前的水平。看到他在案头堆起来的一百多本习字本,我们真是感到由衷的敬佩。

1949年底,小弟弟出生了,这使父亲异常欣慰,也使他的病情更快地好转。1950年4月,北京市召开&ldo;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rdo;筹备会,父亲以抱病之身应邀参加,从此,每逢市文联召开大小会,父亲都是风雨无阻,亲自参加,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心情很愉快。

父亲虽然病情好转,但还是不能写作,家庭人口多,经济仍不富裕。母亲为了让父亲安心养病,不要他有任何思想上的负担,便卖掉了自己用私蓄买的北沟沿的大房子,又买了离原来住处不远的砖塔胡同43号,有意思的是那时买房不是用钱,而是用布,我至今仍保存的买房契约上写明,母亲是用&ldo;二厂五福布150尺&rdo;买下了砖塔胡同的房子,现在附录于此,留待民俗学家和北京史学家参考吧。母亲设想得很周到,父亲的书多,如果往远处搬,怕父亲嫌麻烦,又怕弄丢了书,砖塔胡同的房子虽然不太好,但还不至于使父亲感到不方便。后来,这小小的四合院经过母亲的整修,父亲又种了许多花木,显得非常美丽温馨,住进之后我们再也没搬过家,父亲、母亲都是在这小小的四合院中逝世的,我也在这四合院娶妻生女,这个处处显露温情的院子,给我留下了美好和绮丽的回忆。

母亲卖了房子,有了点钱,便常常给父亲做好吃的,让他补养身体,但是父亲从来也没有&ldo;吃小灶&rdo;的习惯,母亲给他买的营养品,他都与我们共享。以后母亲又另出一计,吃午饭时,不设父亲的座位,将他&ldo;逐出门去&rdo;,让他到胡同东口的同和居、沙锅居去吃点可口的饭菜。母亲和我们兄妹,依然是窝头就白菜汤。生活虽然俭朴,但全家却格外的安详和谐,三家兄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考进了远在长春的电力专科学校。一个16岁的少年,从未离开过父母的怀抱,现在要孤身一个负笈远游,我们兄妹既恋恋不舍,又为他的决定而感动。当他拿着母亲亲手打点的行装向父母告别时,母亲依依惜别流下了慈母的热泪。

父亲在养病期间,也尝试着写一些小文、小诗,而且在1950年12月13日在上海《新民报》晚刊副刊《晚会》发表了病后所写的第一篇稿子《梦中得句》,而且该报编者以《小说家张恨水病后所写第一稿》为题的编者按。因为这是病后发表的第一篇诗文,具有纪念意义,把它抄录于下下,献给读者:梦中得句入冬,梦到一段游览的地方,那地方,四围是水,其平如镜。我虽是一个人游览,也不嫌孤独。所走的路,是湖里的古大堤,一条分作两条,像人的两条腿,撑着一具身子一样,我就在身子上走。至于那段风暴,那是太好了。古陌前头,各有木桥,笼罩着大树,好风吹来,碎红乱落,满身都是舒慡的,我心里猜想说,这不会是西湖里白堤吧。就在这时,仿佛有人叫我,让我作一首诗纪念纪念它。说着就先出了两个诗韵,就是八齐了。我说,好罢,试一试罢,于是就拈着齐韵,作成第一第二两句,等我要作第三句诗时,一翻身醒了。至于出诗韵限诗韵的人,我始终没有看见,你说怪不怪。次日起来,白天无事,就念着

第59节:病榻缠绵有3年(4)

诗韵,七零八乱凑在下面。附带报告一句,讲对句的诗,不管好歹,还是病后第一次呢!

三四桥头寻陌齐,好风时卷柳梢西。

画图人渺香还在,桃李花狂路转迷。

一水如油三面去,对吾有树两边题。

苍天似作青年约,记起春光满白堤。

这以后,父亲还陆续地写了几篇小文,这些都是习作,文章的好坏,都在其次,主要是说明父亲的病情有了极大的好转,已经可以写文章了。在这些习作中,有一篇居然是写的我!因为父亲、母亲都是京戏迷,我自小在他们的熏陶下,自然也是一个十足的京戏迷,我又好动不好静,每天耍枪弄棒的,为此惹父母的多次教训,父亲的这篇文章,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我的一个戏迷儿子1&ldo;一马离了西凉界&rdo;,这奇怪而又尖锐的喉音,在天色将亮而未亮的时候,由北屋子里穿过后院,由后院再穿过前院玻璃窗,直达到我的床上,一直把我惊醒了。这是第四个孩子每日天没亮的时候就叫嗓子的声音。这时,全家都在黑甜乡里,这一叫,有不扰乱的吗?我恨极了,只有叫他一个碰头好!一句好,不成,又叫一句好吗!这算是听见了,唱到&ldo;花花世界&rdo;那地方,突然停止了。

官场春秋  大清相国  曾国藩全书·冰鉴  曾国藩家书  有人骗你  苍黄  曾国藩传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冰鉴  晚清有个曾国藩  亡魂鸟  挺经  梅次故事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龙票  我不懂味  曾国藩家训  朝夕之间  大唐惊变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神话

都市神话

本故事都是真人真事,绝对没有胡编乱造,真的!BY马上将军(眼神镇定ing)平生只修善缘,匆匆不是神仙。若要忙里偷闲,我有生命之泉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了一个神奇的war3生命之泉,它能够让你跑的更快,跳的更高,变得更强,受伤后还能慢慢修复身体这时,你会怎么办?一双铁拳打尽不平事,一口豪气激励忠义坛。虎战群狼亦刚强,不是猛龙不过江!逆天?神话?妖孽?怪兽?奥特曼?从此以后,我是神话!成为人形怪兽的某个铁男张牙舞爪地对天大吼生命之泉,洗洗更健康都市神话群1914632满了都市神话群月水提供108528921不怕死的就来都市神话群老高提供79298299这里的人很纯很天真...

都市之超品医神

都市之超品医神

2018仙侠流派征文第一弹(强者重生流)参赛作品地狱之主,重生顶级弃少。天榜第一剑道宗师神境强者,招惹我,一招灭之!这一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一世,执掌一切,君临星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都市之超品医神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都市之超品医神最新章节都市之超品医神无弹窗都市之超品医神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都市之超品医神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资产千亿的霍家继承人霍不凡,被谋杀后重生在了一个底层男子的身上。在头疼如何面对这对不知情的母女时,霍不凡发现真凶已经将他的替身推至台前,意图窃取霍家的资产。唯一的办法,就是扎根于这个近乎破裂的家庭,从零开始,快速崛起,与幕后真凶抢时间。可是,万一时间长和这个漂亮到极点的老婆处出感情怎么办?护爸狂魔的可爱闺女不解的昂起头爸爸,你怎么不跟妈妈一起睡了?...

文娱高手

文娱高手

他是全世界歌迷最多的人。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获得者。他是网文界的至高神主。他虽然不画漫画,不拍电影,但剧本皆出自他手。时代周刊称自从叶予先生出道以后,其他文娱行业的公司就可以倒闭了。他是叶予,他喂自己袋盐。(求收藏,求推荐!此外,感谢各位的打赏及支持!谢谢了!)...

大唐之我有帝王系统

大唐之我有帝王系统

二十一世纪的穷学生,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超级系统加持的少年,被赋予绝世神功,还有着诸多特异功能,包括透视,缩骨法,瞬移,隐身,土遁,易容术等等,他高中文武双状元他走访民间,行侠仗义他,出使各国,把中原大唐的文化传播他,就是玉郎,杨怀玉!新城公主的驸马,大唐最强驸马爷!新城公主玉郎,你什么时候娶我呀?李世民玉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倘隋炀帝得此人,吾何能取天下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