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章(第1页)

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是什么?佛拿一支花那么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著请求,你老人家不能这样搞啊!你多生多世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你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这个不行啊!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他连级续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了你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著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他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著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接著转了一个方向,大家注意!前面都是须菩提,须菩提,接著这里加了几个字。

须菩提与佛对答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这里对须菩提突然加了两个字,称为慧命须菩提,好像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时故意多写两个字一样。其实佛也没有说什么法嘛!他只叫我们第一不要把肉体身当成佛;第二,不要著相;第三他说他没有说法。除了这三个要点外,他并没有讲一个什么法门!可是,好像有一个人懂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大师兄须菩提。懂了就是荷担如来慧命,所以这里称慧命须菩提。佛的弟子里说般若的空性,须菩提属第一位证得空性的人。今天我们大家在座学佛的人,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灯也就是这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灯也就是这一盏灯可以点下去,不会熄了,可以传灯了。

慧命须菩提听到这里就懂了,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因为他懂了,所以他担心一件事。他说:佛啊,「颇有众生」,他说也许将来有众生,听你那么讲,能生起信心吗?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嘿!佛答的更妙,根本不理他这个问题。

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这个话很严肃了,后世一切众生都被否定了。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

这是什么话!照儒家顾亭林的解释,就是两个桶,一桶有水一个空,倒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一桶水;是法者,即是非法,是名为法。色身者,即非色身,是名色身,都是这个话。

是啊,表面一看是不通嘛!须菩提一问,将来有些众生听你老人家这样一讲,会起信心吗?佛并没有说会不会起信心,只说什么众生啊?「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所谓众生,根本就没有众生。

听佛这么说,我们赶快下课吧!大家也不要听金刚经了,因为我们都不是众生。

顽石点头为什么

不是众生是什么呢?个个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揭穿的方法。换句话说,你不要替大家担心,个个都会成佛。这个道理,佛在法华经,涅盘经上就讲过。中国文学上有两句话,「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与涅盘经有关的典故。

当南北朝的时候,一位叫道生的和尚,是年轻的法师,现在来讲,就叫做才俊法师。当时佛涅盘时最后的说法涅盘经,才翻译过来半部,这个翻了半部的经,中间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一阐提是罪大恶极,坏透了的人。他们不孝,杀父杀母,杀佛杀罗汉,坏事做尽,罪业深重,下无间地狱;就好像世间判罪无期徒刑,永远不会翻身。这些大恶性众生能不能成佛呢?当时佛法还没有完全过来,涅盘经只有半部,这位青年法师写篇论文,认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一切众生最后都要成佛。

道生这个论点一出,全国的法师都要打死他,这还得了!佛都没有敢这样说过。当时这个道生年纪轻,文章好,学问好,最后大家看在出家人情面,算他不懂,把他赶到江南去了。那个时候佛法都在长江以北,道生被赶到江南,就到苏州,金山这一带,在山上住茅蓬,也没人听他讲了,他只好对著一些石头讲。

有一天他又讲到这个问题时,他仍说一切罪大恶极的众生,最后还是能成佛,你们说对不对?这时那些石头就摇起来了。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道生离开北方的时候曾说:我说的法绝对是合于佛法的,如果我说的法合于佛法,我死的时候坐师子座。以后涅盘经全部翻译过来了,原来佛也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皆会成佛。所以金刚经这里,告诉慧命须菩提,所有众生,即非众生,不要看不起人啊!一切众生都是佛。

众生与佛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个道理就说明,一切众生生命的存在,都是幻有的,是幻相。三界六道和二十五有的众生,都是因缘所生,是没有固定的。法身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迁流不息,也是根据自己的业果因缘而来的;所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它的本义是说明,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自己能够反照而明心见性,就不叫做众生了,个个都是佛了。刚刚提出来,道生法师说的一阐提人,最后都要成佛,这个意义在涅盘经、法华经中,也是这样说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劫数中第四尊佛,就是第四个梯次的佛,这个劫数叫贤劫,有千佛出世,最后成佛的是楼至佛,现在化身为韦驮菩萨的,因为他的愿力,要护持贤劫里一千个佛,待他们个个都成佛以后,他才最后成佛。这是佛教对于贤劫组织的一个说法。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不仅是人,凡有生命有灵知的生物,都能够成佛。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

我说参同契  易经杂说  论语别裁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如何修证佛法  小崽崽他超行的  笨狗  历史的经验  温故而知新  唯识与中观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严拓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烈狗  斯文败类  白话易经  何如  孟子旁通  

热门小说推荐
哥就是传奇

哥就是传奇

布凡,一个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他本可以和他的初恋柳清雅相爱一生,白头偕老的。虽然没有名车豪宅,但他们却能享受生活。他们的高中同学余希为了得到柳清雅,曾科为了超越布凡,共同设计了一场针对布凡的袭击。布凡在袭击中受了重伤,奄奄一息。就在这危急关头,主人翁前不久一次偶然机会认识的杨先生拯救了他。在昏迷了一周后,主人公布凡终于苏醒了。苏醒后的布凡一方面感谢杨先生的救命之恩,一方面急着想回家。可是,杨先生的一席话却让归心似箭的布凡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家人,忘记了柳清雅。他决定留在杨先生的身边杨先生到底对布凡说了什么?杨先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柳清雅会回到布凡的身边吗?布凡将还会遇到怎样的女人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主人公布凡揭开这些谜底吧。去见证主人公在一次次斗争中逐步走入辉煌,成为所谓的商业巨子,政坛巨头,军界巨擘吧!新书校园传奇公子...

捡个相公是战神

捡个相公是战神

我娃缺爹你缺藏身之处,各取所需!放心,本王的眼光高着呢!可是赖在她床上不走还故意黑脸的男人是谁?娘子,你一定给我下蛊了!娘子,你确定有皇奶奶不做要做孙媳妇?精通医卜星相的安易穿越到古代成了农妇,算命行医卖药看风水甚至帮人下葬,迅速发家致富顺便招个花美男入赘,只是当初被那皮相迷惑了眼,什么九五之尊的面相,什么秀色可餐,这相公毒舌洁癖又腹黑,阴起人来忒狠,实在不招人待见。...

蛟神变

蛟神变

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少年,天生无半点灵力,一窍不通,修真路上吃尽无数苦楚。也有一个个奇遇。修真世界正魔邪三道相互厮杀,虽入正途可又偏偏天生魔体。加之无意间修行邪魔两道修行真法,以至他成为正魔邪三道共同讨伐的对象。只是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快穿系统宿主要上天

快穿系统宿主要上天

有个日常怼天怼地怼空气,一言不合就闹着要搞事情的宿主,系统表示妈的智障,谁来拖走这个蛇精病?南烬嗯?我好像听到有人说要拖走我?系统(瑟瑟发抖)没有你听错了!嘤嘤嘤,主人这个宿主好阔怕,人家要罢工了啦!南烬莫名其妙契约了个系统,南烬表示wtf?回收黑化男女主身上的气运?开玩笑吧,跟男女主作对还有活路?反正都是一死,算了算了大家同归于尽吧!等等你说啥,任务有惊喜,找死需谨慎?Emmm...

猎国

猎国

猎国由作者跳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猎国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封疆女臣

封疆女臣

封疆大臣的位置是林染自己辛苦挣来的。孩子是林染自己生的。现在的一切地位权势都是她应得的。她不是那些花瓶,生死不由自己,手握实权的封疆大臣,就是有资格肆意妄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