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汴梁时月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科举制度(第3页)

想到这里,陆垚不由得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现在王安石还没有举行变法,按照他的年纪来说,应该也不过就是在地方做一个地方官罢了。若是自己哪日得到机会,将王安石请过来,再让他和苏轼好好交流一番,说不定,双方可以化敌为友。毕竟两个人都是陆垚十分崇拜的历史人物,陆垚可不想到最后这两个人发生什么大冲突。

而且,王安石的变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的,所以,陆垚此举,也等于说是在救王安石。

宋神宗死去,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当宰相,推翻了科举改革,仅保存了新法以经义取代墨义的部分。元祐四年(1089年),由于经义取士推行了十多年,许多士人已不长于诗赋,因此宋朝又将进士分为诗赋、经义两科。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死,宋哲宗亲政,又恢复了王安石所定的科举规制。

北宋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遭黜落。宋人的《邵氏见闻录》与《燕翼贻谋录》等书记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皇帝用殿试取黜士人,那么落第者的怨愤必定直接指向皇帝。有个叫张元的士人,多次殿试落第,愤而投奔西夏,帮西夏出谋划策,西夏军连年侵宋,宋军迭遭惨败,闹得北宋君臣不安,大臣们都怪殿试黜落士人。于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正式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此后举人通过省试后,就算稳拿进士,殿试只排列名次。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达四百五十余人。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对进士名额做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过四百人。按三年一科算,平均每年仍达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宋代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寒士在科举及第者中是极少数,而且他们也并非贫苦农民出身。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的确不是一般农家所能负担的。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小户人家岂敢问津如此科举?北宋科举名额的扩大几乎把全社会的读书人都吸引了进去,科场竞争激烈,士人头白身衰,出入科场,死而后已。而在唐代,科举还不是士人的唯一出路,还不足以吸引整个知识阶层。

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但考试内容的不合理却因此更加突出,诗赋、经义并不是选拔人才的科学尺度。像王安石、苏轼兄弟、范仲淹这样兼长文学与政事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唐代“通榜”办法允许考官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选出那些虽不长于文词却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绩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而宋代科举一决于考卷,便使不长于文学的才能之士难于出头,而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例如黄庭坚、张九成等等。

而弥封、誊录这些法律随着南宋政治腐败而日益受到破坏。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而全面扩充科举取士名额,由此形成后期封建社会的一大普遍弊端,即严重的冗官问题。由于宋代进士录取额是唐代的十多倍,为了安插众多科举入仕者,宋朝大幅增加官僚数量,两宋的官吏队伍空前庞大臃肿,行政效率极低。宋代科举取士之滥,造成官冗之弊,许多官员侯缺久,生活苦难,一旦到任,“侵渔求取“(侵夺索取别人的所有),“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剥削无所不至。

后面明清的科举历史就可以不用看了,其实纵观整个科举制度,对于陆垚这种阶层上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而在陆垚看来,这科举制度的最大弊端,还是在于寒门子弟虽然考试的参考人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增多,可是到最后能够进士及第的人,来自寒门的,却是少之又少。

一定要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讲完了历史,陆垚开始研究起了考试的科目。

各朝科举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等等。宋朝王安石变法将科举改为只设进士一科。元、明、清时期的科举也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现在的时间,还没有到王安石变法的阶段,所以,对于这些科目,陆垚还是需要都了解一些才好。

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策问(时务策):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诗赋考试要求人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人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诗赋考试还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这是为官从政的基本条件,便于在考试中区分优劣。因此诗赋取士较之后世将考生思想束缚于孔孟之道的“经义”,地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杂文

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自魏晋以来,社会上崇尚文学之风日盛。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其实这些在陆垚看来,更有些像现代的语文科目考试,再加上公务员考试当中的申论相结合,其中,除去策问是需要自己临场发挥,结合当下时事作出回答之外,其他的,都是通过背书可以解决的,更何况,对于唐宋的诗词,陆垚可以说,掌握程度绝对不低。

乍一看之下,这科举考试好像真的还涉及范围挺广的,而且,在陆垚看来,这科举制度,消极和积极的影响都有。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有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科举制度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科举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自然也有它的弊端。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不过,对陆垚来说,现在,除了科举这一条路,自己,也没其他的路可走了。

在特摄里拯救世界  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此刻的你我  带着系统创家园  女扮男装后皇帝却弯了  靖海平沙  绿茶拿我照片网恋  旁支嫡女  末世重生:权臣辣妻美又野  等我披上马甲再跟你讲话  神秘组织提瓦特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富冈小姐和幸村先生  黑客撞上黑道  虽然是1级菜鸡,但强大如斯[无限]  奇迹般之落红尘  武当扫地道童,开局觉醒满级悟性  我靠沙雕称霸求生综艺  当斑的女友粉穿成了斑妈  封少娇妻,有孕出逃  

热门小说推荐
我真不想受打击啊

我真不想受打击啊

小布我真不想受打击了啊!系统不,你想!滴!你表白失败,明白了丑逼穷逼不配拥有爱情的道理,你受到了打击,魅力1精神损失费20000滴!你绞尽脑汁写了十万字小说,可惜没能签约,你明白了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的道理,你受到了打击,写作10精神1精神损失费20000滴!你重写了一部小说,修修改改,终于签约成功,本来你以为会收获书友的赞赏,可惜书友却对你大加批评,说你的书有毒,说你是受虐狂,说你应该先回去读完小学再写小说你受到了书友的无情打击,写作5精神损失费10000...

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

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

一顿野山菌火锅,沐云清成了异时空的王府小姐,父母早亡哥哥失踪奶奶中风,她被迫开始宅斗宫斗。对手手段太低级,她斗的很无聊,一日终是受不了了,跑到了蜈蚣山决定占山为王,劫富济贫,逍遥快活。可谁知第一次吃大户,竟是被燕王李怀瑾给缠上了。山顶上,沐云清一身红衣掐着腰,一脸怒容李怀瑾,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我此生只想占山为王与山为伴,王妃王后的我不稀罕!在战场上煞神一般的燕王李怀瑾此时白衣飘飘站在下面,笑的那个宠溺清清,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个别名叫山?沐云清气结你滚!...

剑气碎空

剑气碎空

少年仗剑走江湖,斩妖邪,清污浊,还世间清明。九尺剑气纵横,谁人能挡,一剑可碎空。...

暴君绝宠:王爷太凶猛

暴君绝宠:王爷太凶猛

试问哪家的穿越女开局就被送上断头台?试问哪家的男主上来就想剁女主的手挖女主的眼?可摊上这些破事的夏今安表示丝毫不慌。她只管带着医疗系统和自己的杀手联盟一边刷等级一边打脸虐渣。有的狂躁王爷嘴上喊着要虐妻,身体却越宠越真香,还顺带把自己虐成了醋王?安安,你会不会嫌我长得吓人,跟那个天下第一美男跑了?夏今安撇了眼刚沐浴完出来,紧穿着一件罩衫,露出八块腹肌人鱼线的某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视线顺着腹肌一路往下,忍不住干咳道咳,长得吓人和长得吓人,是两回事啊哥哥!...

我是幸存者

我是幸存者

时间2015年(5月20日)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人物唐吉(中美混血,父中母美,十三岁全家移民美国,属美裔华人)人物丧尸(由人类感染病毒所变)本书没有异能,没有飞天遁地,没有力大无穷,这是一本写实类的丧尸小说。高中舞会皇后红灯区应召女郎刻薄的公司高管黑帮枪手瘾君子等等,这些人都将粉墨登场。希望写的会激情热血,当然少不了前期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后期的团队合作。首先,不喜误入吧,如果想看超能力之类的,一个人一挥手横扫一大片丧尸之类的,那就不要点开了,保证没有。其实本书可以当作一本黑暗都市小说来看,人性,有时比丧尸更可怕!PS本书之所以将地点定位在美国,是因为本朝有些东西不能写,会和谐,写实类的必不可少要涉及到那些,所以我还是去黑美帝吧!...

魔帝狂宠妻:神医纨绔妃

魔帝狂宠妻:神医纨绔妃

百里落嫣,堂堂的天医鬼杀,居然离奇地穿越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纨绔。只是这原主混得貌似有点惨,居然连纨绔做得都不合格。于是某妞磨了磨牙,小拳头一握,小腰一拧姐要为纨绔正名!从此后撩猫逗狗戏美男,没事炼炼神丹,契契神兽,采采娇花,顺便玉手搅风云,笑看天雷动。只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陪吃陪睡陪洗澡的宠兽某天会变成一个活人?嗯哼,只是还不等她伸手揩油,她便被人吃干抹净。某女扶着腰,欲哭无泪大爷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