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坚持信念(第2页)

聚会吸引人,主要是两方面:

首先是会议的内容。当年我们在一起,学习《大众哲学》和《新民主主义论》。纪念鲁迅和演鲁迅的《过客》,作家陈翔鹤(华西协中教师)还应邀讲话。讨论时事,大多时候由方家祥主讲。请从解放区来川的杨慧琳同志介绍解放区的情况,跳秧歌舞。大家都有自己最喜爱或印象最深的活动。

形式生动活泼也是吸引大家的因素。那时大家都是十几岁的青年,怕说教、怕枯燥、怕套话。破晓社的多数活动采用文艺形式,读书、唱歌、朗诵、做游戏、旅行等,就是后来周总理提倡的寓教于乐的形式。这些符合青年特点的自我教育的形式,使我们既受了教育,又玩得高高兴兴。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了那几年的由地下党领导的各种学生运动。如“一二·一”运动、声援“较场口”事件、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社会是个大课堂,斗争使我们增加智慧和才干。“一二·一”运动后我们曾遭受挫折:在一次全校学生表决中,我们仅有五十二票支持,处于劣势。感谢罗介夫写了一首诗,叫《我们有五十二票》,它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不要气馁。可惜,当时我们不懂团结大多数群众,只顾少数人往前冲。我在“抗暴”运动后被校长暗中开除,只有校董加拿大人士云从龙出来为我说话,没有群众起来保护。以后,我和罗介夫、冷离、孙汉甫考上西南学院,离开成都去了重庆。

1948年,破晓社仍很活跃,陈先泽、方家祥、詹大风在四川大学广场和新新新闻大厦,演出了反对法西斯统治为主题的活报剧《八根火柴》。年底,为保存力量迎接新中国成立,根据地下党成都市委书记洪德铭的意见,破晓社停止活动,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学校或单位,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尽管我们对破晓社有深厚的感情,但都乐意服从党的决定。这是战略转移。破晓社成员注意联系群众,在自己的学校成立了类似破晓社的社团:华西协中成立了大家读书会,成县女中成立了驰风社,华美女中成立了橄榄社,市女中成立了布谷社,使“破晓”的工作大大地跨进一步。大家在斗争中成长,有不少兄弟姐妹先后被吸收成为地下党员或地下社员。这也是破晓社的一个贡献。

我们正是这样“从梦想走向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的。

历史的嘲弄

1949年底,大家欢天喜地迎接成都解放。

解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推翻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工人农民翻了身。大家有了工作,热忱为人民服务,生活也有了保障,我也是受益者之一。但也有困惑:从《国际歌》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变成《东方红》的“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带着这样的疑问请教领导,被告知“万岁”类似苏联的“乌拉”,只是欢呼之意;或被斥为“缺乏阶级感情”,才提出这个疑问。年轻人有独立见解,爱发表意见,也为领导所不悦。后来终于明白,我们这类人是“未改造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

不仅如此。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政治运动不断。1955年,反对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破晓社有不少成员受波及,严重的还被隔离(即软禁)、被搜查。幸好地下党领导人、原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等同志,为破晓社作出了是“进步组织”的结论,才幸免于难。1957年,破晓社有五六人蒙冤。有的被打成“右派”,有的被打成“反党小集团”,被开除党籍或团籍,受尽折磨。这以后,只有夹着“尾巴”做人,当“驯服工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走错一步路。

“打从‘一二·一’走向自由的日子”,这是我们追求的“自由的日子”吗?

“打从专制的魔窟到民主”,这是我们渴望的“民主”吗?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审查破晓社,我交代我们的社歌,说明它的政治目的和成长道路。造反派说:“你们当时就这么‘进步’?少给自己搽脂抹粉了。”

真是“秀才”遇到“兵”(红卫兵),对牛弹琴,欲哭无泪。

在这种年代,破晓社不需要活动,也不可能活动,何况它早已“不存在”。如果我们聚在一起,唱起社歌,而我们追求的自由民主,全是“资产阶级”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心里该是什么滋味?我们困惑了,历史竟是这样的嘲弄人。

信念与重聚

粉碎“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开始了国家民族真正的转折。

人人看见变化,不需我来举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破晓社的成员重新开始聚会。有的活动还得到四川省和成都市党史研究室的支持。《成都市党史资料通讯》刊登了破晓社的史料。现在,破晓社成员一年全体聚会一次。我们在一起讨论人生中带共性的问题,或追忆青年时期的理想和斗争,或高唱当年的进步歌曲,或探讨老年的健康和生活,以激励大家保持晚节和欢度晚年。大哥余文正年龄最大,早在一九八四年离休;到今年为止,当年破晓社最小的成员也年过古稀。所幸的是经历半个世纪多的考验,破晓社的成员没有一个叛徒,没有一个帮派分子,没有一个贪污腐败。离退休后,各有自己的生活安排。

近十年来,我写了一些我的人生,涉及破晓社的一些人和事。前不久,获全国曹禺评论奖的评论家廖全京写了一篇评论,其中谈到破晓社,我读给大家听听:

在李致的散文里,这种爱往往表现为一种信仰、信念。与他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李致属于有坚定信仰的一代。那一代人的心目中,信仰和信念是源自人类的精神使命的。他们可以为自己的信仰、信念付出血肉之躯,为之耗尽生命。在很多时候,信仰、信念是他们行动的血书。读《再见!三哥》《大姐,我叫了你半个世纪》《十二桥前的思念》《七星岗》等这几篇文章时,我强烈地感到,与其说这几篇文章是写他做地下工作时的斗争经历和战友情谊,不如说是写他们那一群破晓社成员对信仰、信念的执着与热忱。“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一批从十几岁便追求革命的青年,除一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外,都挺过来了。”一个“挺”字,蕴含着几多起伏曲折,几多艰苦磨难,几多欢乐酸楚。我相信,信念是一种激情,它使人的一生中的所有阶段都能熊熊燃烧,信仰更是一种对人性和人生的态度。坚持信仰,就是坚持一种价值和价值观的持守和履践。这一群年轻人选择了破晓社,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大爱;同时,选择了一种人格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是一种选择。

作家一般有浪漫主义,他的评价显然高了,但他所谈的坚持信仰信念,对我们则是鼓励和鞭策。

保持“两头真”

没有信仰的民族和人是可悲的。六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都七老八十,但我们的信仰、信念不会变、不应变。什么是我们的信仰、信念?我既清楚,又不清楚。清楚的是社歌里的自由、民主。这当然不是全部,至少还得有平等、文明、科学、富裕。如何才能实现全部理想,我不完全明白。团结稳定十分重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期望,在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时,要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腐败行为,政治改革不要停滞。转型期间,拜金主义四处冲击,信仰理想和道德观念不受重视。这使许多人(我也在内)又一次感到困惑。好在历史总要前进,人类总得进步。现在正自发地出现新的启蒙运动。我们要保重身体,把健康放在首位,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先泽说过,生活交给我们的任务正在转移,转移给年青一代(包括我们的子女和孙辈),将由他们去开始新的“破晓”。我们欢度晚年,但可洁身自律。我们可能不懂子女的专业,但可与他们建立友谊和保持对话,帮助他们做人。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支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改革,支持正在兴起的新启蒙运动。

马识途老人为破晓社的第六十个生日写了祝词。对联是“风雨如晦盼天明,鸡鸣不已迎破晓”。条幅是“只有渡过沉沉黑夜的人,才配享受天将破晓的欢乐”。马老希望我们这批人,能保持“两头真”:前头的“真”,是我们早期的理想和信念;后头的“真”是回到人的本性和天真。中间一段,被泼污水,被搞糊涂了。直到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才逐渐清醒。做到后一个“真”,才是保持晚节。

破晓社将有“第七十个生日”,我们期待那时国家民族有更光明的未来。

2005年9月20日

两界球王  周正  宅女的秘密  孤竹王  孙岩  孟胜乐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李绩传  主角的自我修养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都市至尊狂少  明风八万里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元武师傅  奶妈要逆天啊!  飘动的导游旗  我的重返人生  最强上门女婿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热门小说推荐
幻武大帝

幻武大帝

他是一代帝王,他曾引领剑仙,扫挡四海。他是天骄人杰,纵横神魔两界,留下一生传奇。比历史更真实,比剑客更潇洒,这就是幻武大帝一部东方的天方夜谭本站为书迷更新幻武大帝最新章节,查看猛玛象所撰玄幻幻武大帝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影视剧圆梦行动

影视剧圆梦行动

呃一不小心扑街作者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了刚开书的主角身上。外挂设置的很迷,只能帮书友群的读者,圆个影视剧的遗憾梦,混点钱花花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死啦死啦成了副团座,又遇上了脾气暴躁的正团座。一个有职位能力欠缺,一个有本事又总是喜欢越俎代庖的。后面会写哪些?留个悬念吧。...

三国炼器师

三国炼器师

不过是上天台抽根烟,于是就被雷劈了。带着系统穿越三国,结果衣服还没穿好就被拖进公堂打了板子。导演,这剧本不对啊!路远咆哮。恩?你想要一柄吹毛立断的佩剑?没问题,材料自费,分分钟出货。恩?你是炼药大师?但是炼一次药要几天几夜?来来来,试试这个数控炼药机恩?想要我的项上人头?你确定你手里的流星锤快得过我的火箭炮?导演,这个剧本才对嘛。好吧,大概就是这么个YY的故事。...

九鼎记

九鼎记

九鼎记由作者我吃西红柿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九鼎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重启家园

重启家园

楚翔醒来后发觉世界已经末日T病毒在短时间内肆虐整个世界,70亿人口仅有10的人具有免疫力,又有3亿多死于病毒造成的混乱,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上仅仅存活着4亿人类,另外就是不计其数的丧尸和受病毒感染异变的生物,陆地海洋空中,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猎杀着残存的人类什么校花警花辣花萝卜花,在危险和饥饿面前她们不过是男人的附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女明星?给你一箱纯净未受污染的矿泉水换不换?玉女?一包饼干请你跳个舞干不干?千金大小姐?抱歉,在这个蚂蚁都会杀人的世界跑不动只有被淘汰食物危机迫使幸存的人类必须开荒种地实行自救,昔日霓虹灯闪烁的广场如今庄稼繁茂,曾经人流如潮的大厦现在成为养猪厩,没有了喧哗和污染,没有了朝九晚五和星期天,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去废墟上找找值钱的宝物,无聊的时候可以和曾经的女友们交交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