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删补名医方论2-9(第1页)

仙方活命饮

(附:薛己治疗疮疡的通用方剂)

主治各类疮疡,尚未成脓的可以使其内消,已经成脓的能够促使其破溃,同时还有止痛、消毒的功效,堪称圣药。

药物组成:穿山甲、白芷、防风、皂角刺、乳香、没药、当归尾、赤芍、花粉、贝母、陈皮、金银花、甘草。

以上十三味药,用一碗酒,煎煮数沸后服用。

【集注】罗谦甫说:这是治疗疮疡开始着手攻毒的首要方剂。经典中说:营气运行不顺,逆乱于肌肉纹理之间。所以痈疽的发生,无不是从营气郁滞开始,进而导致血结痰滞,热毒蕴积为患。治疗的方法,关键在于疏通经络的郁结,行散血液的瘀滞,再辅助以豁痰理气解毒之法。在这个方剂中,穿山甲用来攻坚破结,皂角刺直达毒邪所在之处,白芷、防风、陈皮通行经络、理气而疏解郁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当归尾驱散血热并促使其运行,以破除血结。再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方面豁痰解郁,另一方面散毒和血,因此它对于破溃坚硬肿块、止痛是很适宜的。然而,这个方剂是为营卫尚且强盛、中气没有亏虚的人所设。如果脾胃素来虚弱,营卫失调,那么就有托里消毒散等治法,必须斟酌情况选用。这是薛己所论述的千古不变的治疗方法。现将治疗疮疡选用方剂的方法附在后面,让学习者牢记于心。

薛己说:治疗疮疡的方法,如果疮疡肿势高突、焮红疼痛,先使用仙方活命饮来消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如果疮疡漫肿而疼痛轻微,就用托里散,若没有效果则加生姜、肉桂。如果脓液流出后反而疼痛,这是气血虚弱,用八珍散。如果不化脓、不腐溃,这是阳气虚弱,用四君子汤加当归、黄芪、肉桂。如果不生肌、不收敛,这是脾气虚弱,用四君子汤加芍药、木香。如果恶寒怕冷,这是阳气虚弱,用十全大补汤加生姜、肉桂。如果午后发热、内热,这是阴血亏虚,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如果想要呕吐或正在呕吐,这是胃气虚,用六君子汤加炮姜。如果自汗、盗汗,这是五脏虚,用六味地黄丸原方加五味子。如果食量减少、身体疲倦,这是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如果喘促咳嗽,这是脾肺虚,用前方加麦冬、五味子。如果想呕吐且食量少,这是脾胃虚弱,用人参理中汤。如果腹痛泄泻,这是脾胃虚寒,用附子理中汤。如果发热口渴、小便淋涩不通,这是肾虚阴火,用加减八味丸。大凡体质怯弱的人,不必区分疮疡是肿是溃,只应当先补胃气。因为疮疡的发生,是由于阴阳亏损,脓液已经泄出后,气血更加虚弱,哪有不适合补养的道理呢!有的人怀疑人参、黄芪会导致中焦壅满,即便偶尔使用,又加上发散败毒的药物,结果所补不及所损。还有的人因为患病就不服补剂,因而导致失误的情况太多了。实在太可惜了!

托里消毒散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金银花、白芷、甘草、连翘。

加水煎煮后服用。

【注释】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用于补益气分,使正气充足;当归、川芎、白芍能够滋养血分,以补充阴血;金银花、白芷、连翘具有解毒的功效,可解除体内毒邪。

桂枝汤

主治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脉象浮弱,自汗出,伴有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症状。此外,杂病中出现自汗、盗汗,以及虚损、虚疟等情况也可应用。但如果脉象浮紧,无汗出者,或者平素嗜酒之人感受风寒且汗出者,则禁止使用。

药物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制)、大枣(十二枚)。

将以上五味药,加入七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每次服用一升,服药后覆盖衣被,使身体微微出汗,不可让汗出如水流淌,否则病必不能痊愈。若服用一升后,汗出病愈,不必将药服完。服药后,再喝一盏稀粥,以辅助药力。

【注释】大凡风寒在表,脉象呈现浮弱且自汗出的情况,都属于表虚证,适宜用桂枝汤来主治。之所以称为桂枝汤,是因为以桂枝作为君药。桂枝性味辛温,辛能发散邪气,温可助阳以护卫肌表。芍药性味酸寒,酸可收敛汗液,寒能入阴以补益营血。桂枝作为君药搭配芍药,在发散邪气之中蕴含着收敛汗液的意图;芍药作为臣药辅佐桂枝,在固护肌表的同时也有使微微出汗的作用。生姜性味辛,辅助桂枝以解除肌表之邪。大枣性味甘,辅助芍药以调和营血。甘草性味甘平,具有安定内部、抵御外邪的能力,用它来调和中焦之气,进而调和表里、调和诸药。桂枝与芍药相互配合,生姜与大枣相得益彰,借助甘草的调和作用,使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冲突,这是以刚柔相济来达到调和的目的。其精妙之处还在于服药后片刻饮用热稀粥以增强药力。因为谷气充实于内,不仅容易酿汗,更能使已经侵入的邪气不能稍有停留,未来可能侵入的邪气也无法再次进入。又巧妙地在于温服后约一个时辰,全身微微似有汗出,这是传授给人们微微出汗的方法。不可让汗出如水流淌,否则病必不能痊愈,这是告诫人们不可过度发汗。这个方剂是仲景众多方剂中的佼佼者,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第一方剂。凡是中风、伤寒,脉象浮弱,自汗出且表证不解的,都可以用它来主治。其他病症只要见到其中一二个症状即可使用,不一定要症状全部具备。所以麻黄汤、葛根汤、青龙汤等发汗方剂,也常参考应用。如果无汗出,这是麻黄汤证,脉象浮紧是麻黄汤对应的脉象,所以不可用桂枝汤。然而刚开始发病无汗,应当用麻黄汤发汗,如汗出解除后又出现烦躁,脉象浮数的,以及泻下之后脉象仍然浮,气上冲逆的,还有泻下之后腹泻停止但身体疼痛不止的,都用桂枝汤来解除表邪。为什么呢?因为此时表邪虽然未解,但腠理已经疏松,邪气不在皮毛而在肌肉,并且经过发汗、泻下之后,津液已经受损,所以脉象和症状虽然与麻黄汤证相同,但主治方剂应当是桂枝汤。医术粗疏的医生错误地认为桂枝汤专门治疗中风,不治疗伤寒,使得人们疑虑而不敢使用;又认为它只治疗肌表病症,不治疗其他疾病。却不知这个方剂加倍芍药、生姜并加人参,名为桂枝新加汤,用来治疗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加倍芍药并加饴糖,名为小建中汤,用来治疗里虚、心悸、腹中拘急疼痛;再加黄芪,名为黄芪建中汤,用来治疗虚损、虚热、自汗盗汗。由此可知仲景的方剂,可以通治多种病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麻黄汤

主治太阳经感受风寒之邪停留在肌表,症见头项部拘紧疼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骨节疼痛,怕冷且无汗,胸部满闷、气喘,脉象呈现浮紧或者浮数的情况,使用该方来发汗解表。虽然有上述症状,但如果脉象浮而软弱,自汗出,或者尺部脉象微弱与迟缓的,都不可使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导致的痹证,肺经气机壅塞,出现昏乱不语,以及冷风引发的哮吼症状,使用本方最为适宜。

药物组成:麻黄(三两,去除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制)、杏仁(六十枚,去除皮和尖)。

将以上四味药,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黄,煮至水减少二升,撇去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继续煮取二升半药液,滤去药渣,每次温服八合。服药后覆盖衣被以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稀粥来助汗。服一次药后汗出,就停止服用后面的药。如果汗出过多,用温粉扑身止汗。

【注释】大凡风寒之邪在表,脉象浮紧、浮数且无汗的,都属于表实证,适宜用麻黄汤来主治。之所以称为麻黄汤,是因为以麻黄作为君药。麻黄性温,味辛且苦,其作用在于迅速升散。桂枝性温,味辛且甘,其功能在于固护肌表。此症属于邪气有余,所以以麻黄为主药,这是必定取胜的谋划。以桂枝监制,这是巧妙的节制。杏仁味辛苦性温,辅佐麻黄,驱逐邪气并降逆平喘。甘草味甘性平,辅佐桂枝,调和体内并抵御外邪。药物进入胃中,在体表的汗孔中运行,将精微物质输送到皮毛,这样使毛脉中的精气相互融合,周身微微汗出,在表的邪气必然全部去除而不会残留,疼痛停止、气喘平复,寒热症状立刻解除。不需要借助喝稀粥来帮助发汗。方中不用生姜、大枣,是因为生姜的特性是横向发散于肌肉之间,会妨碍麻黄迅速升散;大枣的特性是黏滞于胸膈,会妨碍杏仁迅速下降,这是想要尽快使药力直达病所,稍有迟缓就不能迅速起效,横向发散就无法升散了。然而麻黄汤是纯阳的方剂,发散之力过强,如同单刀直入的将领,使用得当,一战就能成功,使用不当则难以控制而招致灾祸。所以只能用一次而不可再次使用,如果汗出后病症未解,就应当用桂枝汤来代替。这个方剂是仲景用来开泄肌表、驱逐邪气、发汗的第一峻猛之药。医术平庸的医生不了解其关键在于温覆取汗,如果不温覆取汗,就不会峻猛。世人认为麻黄专门能发表,不能治疗其他病症。却不知这个方剂与桂枝汤合用,名为麻桂各半汤,用来调和太阳经中留连未尽的寒热之邪。去掉杏仁,加入石膏,与桂枝汤合用,名为桂枝二越婢一汤,用来解除太阳经热多寒少的寒热症状。如果阳热盛于体内而无汗的,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来疏散太阴肺经的邪气。如果阴寒盛于体内而无汗的,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用来温散少阴肾经的寒邪。《金匮要略》中用这个方剂去掉桂枝,《千金方》中用这个方剂将桂枝换成肉桂,都名为还魂汤,用来治疗邪气在太阴经,突然卒中、暴厥,出现口噤气绝的症状,服下后即可见效。而且都不需要温覆取汗。由此可知麻黄汤峻猛与否,在于是否温覆取汗。这是仲景运用方剂的心法,岂是平常人能够轻易窥探得到的呢!

大青龙汤

主治太阳经同时受到风寒之邪侵袭,致使营卫同病。具体表现为具有伤寒的脉象却呈现出中风的症状,或者具有中风的脉象却呈现出伤寒的症状,两种病症都没有出汗且伴有烦躁,此时使用本方来同时解表发汗,解除风寒之邪。虽然有上述症状,但如果脉象微弱,且自汗出者,不可服用,服用后必然导致阳气耗散。

药物组成:麻黄(六两,去除节)、桂枝(二两)、杏仁(四十个,去除皮和尖)、甘草(二两,炙制)、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掰开)、石膏(如鸡蛋大小,打碎,用棉包裹)。

将以上七味药,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黄,煮至水减少二升,撇去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使身体微微出汗。如果汗出过多,用温粉扑身止汗。服一次药后汗出,就停止服用后面的药。因为汗出过多会导致阳气耗散,进而身体虚弱,出现恶风、烦躁且无法入眠的情况。

【注释】如何知道是风寒同时侵袭,导致营卫同病呢?依据是出现伤寒的脉象却呈现中风的症状,或者出现中风的脉象却呈现伤寒的症状。命名为大青龙汤,是取龙能兴云致雨的含义。治疗风邪离不开桂枝,治疗寒邪离不开麻黄,将桂枝汤与麻黄汤合为一剂,所以主治风寒同时侵袭人体的病症。两种病症都没有汗出,所以减少芍药的用量,因为不想让它发挥收敛作用。两种病症都伴有烦躁,所以加入石膏来解除热邪。假如没有烦躁症状,就应当使用麻黄桂枝各半汤。仲景在解表方剂中加入大寒且辛甘的石膏,由此可知麻黄汤证的发热,热邪完全在表;而大青龙汤证的烦躁,热邪已经涉及肌表与里。在疾病初起属于太阳病时就使用石膏,是因为其辛味能解除肌表之热,寒性可清泻胃火,甘味能生津液,这是预先保护阳明经、保存津液的首要措施。医术粗疏的医生对此心存疑虑而畏惧使用,应当用的时候不用,必然会导致热邪郁结在阳明经,出现发斑、发黄、发狂、昏冒等各种变证。由此可知,石膏是治疗中风、伤寒的重要药物,与麻黄、桂枝配伍而有青龙汤之名,与知母、甘草配伍而有白虎汤之称。服药后要使身体微微出汗,汗出过多的,用温粉扑身止汗。服一次药后汗出,就停止服用后续药物,这是告诫人们,即便适合发汗的病症,也不可发汗过度。所以仲景在桂枝汤中不使用麻黄,是不想让其大发汗;在麻黄汤中使用桂枝,是担心发汗太过而无法控制。如果不谨慎遵循这些用药方法,汗出过多导致阳气耗散,就会发生各种变逆之症,肌表就会变得空虚而无法抵御风邪,阴寒过盛格拒阳气,从而更加烦躁且无法入眠。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柯南同人] 卡巴拉老总柯学守则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神未来要灭我?我让你成不了神  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  傅总,太太瞒着你生了个童模  [历史同人] 大宋长公主  千枝结  洪荒:洪荒演义  [网王同人] 欺诈师的事情怎么能叫骗人呢  姐姐,我命中缺你  星际:我死后变成了谁家的宝贝  将军家的小夫郎  祂们为何都这样看我  [综漫] 在红黑的边缘大鹏展翅  什么!我做虫母  改嫁绝嗣首长,想三胎却生了十娃  仙途凡生  [HP同人] 古灵阁特约合作项目  六零饥荒年,我靠空间暴富啦!  强制宠爱!疯批大佬真香后求亲亲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波涛荡漾

网游之波涛荡漾

不可错过的年度新作!有一种波涛荡漾在海上,那是浪花拍打着船舷,啪啪啪啪。有一种波涛荡漾在胸间,那是玉手拍打着胸口,啪啪啪啪。有一种波涛荡漾在心灵,那是肉体震颤着心魂,啪啪啪啪。激烈的战斗,似水的柔情,满满的波涛荡漾,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个波涛荡漾的故事,你懂的。什么?你还不懂?晕,以你的智商我很难跟你解释,自己去问书里的大波妹子吧!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我的师父是神仙(又名:修仙狂少)

我的师父是神仙(又名:修仙狂少)

路边的东西不要随便捡,里边可能藏着一个老神仙...

仙妃倾世

仙妃倾世

世上最可悲之事,莫过于要嫁之人不是所爱因利益嫁给言灵国第一美男子言帝封,旁人羡慕不已,她却心如止水。旁的夫妻你侬我侬,交颈而卧。她和他呢?表面相敬如宾,暗中你死我活...

今夜花开

今夜花开

一个长期被女人玩弄的傻子因为一次意外突然变聪明,却选择继续装傻,这就好玩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江医生,你太太很甜

江医生,你太太很甜

听闻泞城胸外科第一把刀江北渊,高冷淡漠,不近女色。科室其他同事当即掀桌假的!他有个小太太,宝贝的不得了!记者立刻前往采访,却被一句没时间打发而归。翌日,一妙龄女子在江医生的休息室撒野。江北渊放下手里钢笔,盯视面前女子,长眉斜飞,黑眸若漆,江太太这是?唇红齿白的女孩笑意盎然,听说你没时间。男人笑,现在很充足。一年后,一则爆料江北渊是某财阀继承人的消息震惊整个泞城!!当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