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8章(第1页)

在德国十年,我主要致力于语言的研究,对于印度古典文学很少涉猎。

但是回国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喜欢的那一套印度古代语言,由于缺少起码的书刊资料,不管我多么不愿意,也只能束之高阁,研究工作无法进行。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现在干些什么呢?我徘徊,我迟疑,结果我就成了一个&ot;杂家&ot;。有什么饭,就吃什么饭;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这就是我当时的指导思想。于是,我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文文学作品也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对于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我很早就有兴趣。在德国求学时期,遇到有关资料,我随手札记。回国以后,既然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和吐火罗文有了困难,我就更加注意搜集中印文化关系史的资料,写过一些文章。五十年代中期以后,集成了一个集子,名之曰《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八十年代初,我把这个集子进行了改编,把有关印度古代语言的,用德文、英文和汉文写成的论文,编成了一册,名之曰《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把原有的有关中印文化关系的文章和五十年代以后新写的与此有关的文章编在一起,名之曰《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198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至于翻译,五十年代初,我翻译了一些近代德国作家的作品,其中有托马斯&iddot;曼的短篇小说等等。翻译最多的是安娜&iddot;西格斯的短篇小说,已经集成了一个集子《安娜&iddot;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从1957年起,我陆续翻译、出版了古典梵文名著《沙恭达罗》、《优哩婆湿》、《五卷书》、《十王子传》(选译)等等。从1973年起,翻译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这一部书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南亚东南亚各国有很大影响。有很多印度各种语言和国外许多语言的译本。它对中国也有影响。蒙、藏和新疆地区,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罗摩的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也显然受了它的影响。但是却一直没有汉文译本。在过去,翻译这样一部规模巨大的史诗,对于我这个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都非常繁忙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当时所谓&ot;文化大革命&ot;还没有结束,我头上被戴上的那一大堆可怕的帽子,一顶也没有摘。我被命令到一座学生宿舍和系办公室合在一起的大楼里,去看守大门,传呼电话,分发信件。后来不知怎样一来,我又成了教师,教一点英文。总之,我是靠边站,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杂事之外,什么事情也不管。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我从1973年起,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把这部长达二百多万字的巨著译完。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罗摩衍那》第一册,到1984年完全出齐,共八巨册。

与中印文化关系史有关的工作,我也做了一些。主要是同一些同志共同校注了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于1985年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于同年出版了《(大唐西域记)今译》。同年,广西漓江出版社还出版了我翻译的《家庭中的泰戈尔》。现在正写一部《糖史》。

吐火罗文的研究,由于缺少资料,已经中断了多年。1981年起又收拾起来。因为在1975年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了一批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我受新疆博物馆的委托解读这些残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进度比我预想的要快得多,从1982年起,我在国内外一些杂志上用汉文和英文发表了一些论文。将来准备把全部残卷整理成一部书出版。

有人可能认为,搞一些枯燥的语法现象同艰深的宗教理论,会同文学翻译与创作有矛盾。也许是因为我在两方面都搞得不够深,我倒没有感到有什么矛盾,反而觉得有利于脑筋的休息。换一个工作,脑筋就好像刀子重新磨了一样,顿时锋利好用。五六十年以来,我就是这样搞下来的。我不但翻译文学作品,自己也从事创作。少年时代大概也写过诗。从高中起就专写散文,迄今未断。已经出版了四个散文集:《天竺心影》,1980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朗润集》,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季羡林选集》,1980年,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季羡林散文集》,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五个集子《万泉集》也已出版。个人回忆录《留德十年》也在排印之中。

从上面叙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ot;杂家&ot;。我原以为,我成为&ot;杂家&ot;是被环境逼出来的。现在看起来,似乎并非如此,我真好像是有一些&ot;杂家细胞&ot;。现在环境早已改变了,而我仍然是东抓西抓,还乐此不疲,这事实我能否认掉吗?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无改变的迹象和意愿,我恐怕将以&ot;杂家&ot;终了。

1988年4月15日写完

1992年4月补充重抄

《季羡林自选集》跋

季羡林先生是我尊敬的国学大师,但他的贡献和意义又远在其学问之上。我尝问先生:&ot;你所治之学,如吐火罗文,如大印度佛教,于今天何用?&ot;他肃然答道:&ot;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ot;严谨的治学态度发人深省。此其一令人尊敬。先生学问虽专、虽深,然文风晓畅朴实,散文尤美。就是有关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如《糖史》这些很专的学术论著也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虽学富五车,却水深愈静,绝无一丝卖弄。此其二令人尊敬。先生以教授身份居校园凡六十年,然放眼天下,心忧国事。常忆季荷池畔红砖小楼,拜访时,品评人事,说到动人处,竟眼含热泪。我曾问之,最佩服者何人。答曰:&ot;梁漱溟&ot;。又问再有何人。答曰:&ot;彭德怀。&ot;问其因,只为他们有骨气。联系&ot;文革&ot;中,先生身陷牛棚,宁折不屈,士身不可辱,公心忧天下。此其三令人尊敬。

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适有漆峻泓先生、华艺出版社领导多方促成,于是有此选本问世,庶可体现初衷。

梁衡

2008年3月25日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系。

留德十年  白说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牛棚杂忆  学问人生  真话能走多远  阅世心语  一生的远行  贤行润身  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病榻杂记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另一种回忆录  

热门小说推荐
妖孽高手

妖孽高手

死亡岛上长大的少年苏寒,跟着佣兵之王学战技向至尊杀手学医术与骗子学为人处世与政客谈理想岛上要么是亡命之徒要么是无耻之辈。回归都市的苏寒却是被苏家遗弃的掠命之子,他要用所学到的东西,逆天而行,夺回失去的一切!...

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女扮男装,顶门立户,护寡母幼妹,穿越而来成为了陆见安,带领家人走出了一条锦绣致富路。钱,我有。权,我家弟子有。夫君那个谁你可是金大腿,只想做你的腿部挂件。某人金大腿算什么,我做你一辈子的金饭碗,给你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家偶像是重生的

我家偶像是重生的

女粉丝男神,我要给你生猴子!男粉丝女神,我要跟你学功夫!隔壁男主下次蹭饭走大门行不行?这是十七楼!其他总是被抢了头条和热搜的明星总之这是一个来自异世,写作女(nan)神,读做男神的女人,身披头条和热搜光环,到处撩妹,以清奇画风闯荡娱乐圈,一不小心站到世界之巅的故事。珺青烙表示,想吃可以翻墙找邻居,想玩可以当演员,想打架还可以顺便赚...

豪门暖婚:枭爷宠妻上瘾

豪门暖婚:枭爷宠妻上瘾

家逢变故,母亲车祸而亡,十六岁的齐欢,瞬间没了倚靠。母亲下葬当天,齐欢就被逼着接受小姨变继母,表姐变亲姐的事实,她不接受,过去疼爱她的小姨直接变脸,自坠下楼却诬赖是她所推。亲生父亲竟然不听她的解释,要将她送到少管所。就在齐欢的人生即将被成功的摧毁,他犹如天神一般的降临。帮她虐渣,供她吃穿,在她未成年的日子里,尽职尽责的做着她的监护人。成年后,她被人告知她在她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有一桩娃娃亲,娃娃亲的对象,竟然是他的亲外甥。齐欢惊悚,她这是要把哥改口为舅舅了吗?舅舅?休想,要改口,也是老公。某男听闻她说的话后,俯身压了下来,将她狠狠吻住。棒棒糖的梗婚礼当天,齐欢被一波同龄晚辈灌酒致醉。她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一直吵着要吃棒棒糖。某个打水过来要帮她擦脸的新郎,刚伸手过来,齐欢就猛的抓住了新郎的手指,认真的舔舐起来。某人眸色沉沉,低沉的问道,好吃?齐欢真以为是棒棒糖,点点头,一脸纯真的应道,甜。某人笑了起来,一如她两岁半的时候。彼时,十二岁的他放学归来,在客厅里就撞见这被人灌醉的小丫头,她红着脸,哭哭闹闹的喊着要棒棒糖,他刚走过去,想要抱她去睡觉,她就把自己的手指,当成棒棒糖含进嘴里吸,他被吸的心动到如今。往后余生,自是一辈子。那换个更甜的棒棒糖给你,好不好?某人邪恶的诱哄着。齐欢点头,不疑有他,嗯。下一秒,齐欢眼前一片漆黑,一个湿滑柔软的棒棒糖,就这么滑到了她嘴里。...

易燃的青春

易燃的青春

在十足上夜班的许岑偶然间看到一位样貌十分清纯的同校女学生来买了一盒套套。为此他十分愤慨地将此事与同班男生说了,可没想流言蜚语在学校传开了...

超级修仙强者

超级修仙强者

火爆新书值得追读落魄少年姜锋,无意中获得菩提仙岛的至宝天河九书从此踏上修炼之路。ps新书美食高手发布,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