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章(第1页)

安娜有她自己的计划:她要让和夫学化工,博孙学建筑,佛生学水产,淑子学完数学后再到京都大学学习建筑……她总为郭沫若学医而没有成为医生而感到遗憾,所以她努力要使儿女们都成为有专业能力、能对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人。这是安娜的计划,也是她的希望,她的梦想。为此她愿意为儿女们献出母亲的一切,就犹如她作为妻子对丈夫郭沫若献出了一切一样……

有一段时间,安娜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和支付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从同情她的熟人那里借到了一些无息贷款,经营过建造和出售房屋的生意。不久,日本政府对建筑材料实行统制管理,这项生意就维持不下去了,安娜不得不往山里去跑单帮。

‐‐&ldo;买柿子啦!金黄的柿子啦!&rdo;

‐‐&ldo;谁家做酱汤?我这里有圆滚滚的豆子啦!&rdo;

不少人家听见喊声开开门来探头探脑地张望。安娜笑容可掬,弯腰行礼,嘴里还说道:&ldo;请多多关照!多多关照!&rdo;

大家都高兴买她的东西。因为价格合理,态度又好,与那些漫天要价、唯利是图的小商贩子迥然不同。

有时候,安娜也把食品送到东京女子大学去兜售。那些日本女学生听淑子讲过&ldo;佐藤富子&rdo;的故事,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买,嘴里还甜甜地叫着&ldo;佐藤妈妈。&rdo;

安娜是知识女性。她的丈夫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在日本也相当有名气,曾经得到过西园寺公望的赏识。但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像一个小商人一样跑单帮,做生意,四处叫卖。她从不间断地这么做着&ldo;下人&rdo;的活计,而且也不介意自己的穿戴寒酸。这正是安娜生存价值的具体体现。她顾不上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但无论她做什么事,她的脸上总有一种圣洁的光辉在闪耀。那是上帝赋予她的。

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上帝和安娜同在,郭沫若和安娜同在。

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十)拍拖

(十)拍拖

好像是命运的有意安排,郭沫若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便通过林林的介绍与于立群相识了。

第一次见面,于立群给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仅仅二十来岁,梳着两条小辫子,穿着一身蓝布衣衫,面孔被阳光晒得半黑,差不多就和乡下姑娘那样。作为一个女演员,她在戏剧电影界已经是能够自立的人,却丝毫也没有感染着几乎是无人不染的时髦的气息。言谈举止稳重端庄,绝无一般女明星的轻浮与浅薄。这和郭沫若当时立定大戒&ldo;不接近一切的逸乐纷华&rdo;正相合拍。

郭沫若之所以对于立群一见如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在日本期间曾经结识了天津《大公报》驻东京的女记者于立忱,并一度与之过从甚密。1937年5月于立忱回到上海后自缢身亡。于立群是于立忱的胞妹,郭沫若从于立群的脸上仿佛又看到了于立忱的面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又飞回到了他的身边,他的手中仍握有那半缕的轻丝。

这次见面,于立群把大姐思念郭沫若的诗交给了他。郭沫若用微微颤抖着的手接过了亡友的遗诗,注视着亡友的胞妹,心情十分激动。他想自己对于立忱的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此:&ldo;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rdo;

从此以后,郭沫若和于立群就经常见面了。郭沫若是功成名就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年长于立群二十四岁,又加之是胞姐的挚友,所以于立群对他是十分敬重与爱戴的。而郭沫若也把保护于立群的责任义不容辞地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ldo;八&iddot;一三&rdo;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开始。上海文化界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的宣传运动。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阿英、于伶任编辑的《救亡日报》于8月24日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报报头由郭沫若亲笔题写,郭沫若经常在《救亡日报》上发表诗文鼓动民众抗日。郭沫若还多次和于立群一起上前线慰问抗敌将士。于立群参加了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国际难民收容所的工作,郭沫若去那里视察过,事后写过一篇文章《希望不要下雨》,对难民的境况极为关注,对工作人员的辛劳极表钦佩。

在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的主持下,成立了十三个救亡演剧队。于立群参加了由洪深和金山为领队的第二队,在上海和各地宣传抗日救亡运动。郭沫若曾为他们书写了队旗。每当这面队旗在街头、在田间、在工厂、在阵地上高高飘扬时,于立群的心情就分外激动。因为她在郭沫若书写的队旗上看到了郭沫若礼赞的&ldo;们&rdo;‐‐集体力量的坚实的象征。于是她的胸中便鼓荡起无限的潜沉的力量;于是像灼热的熔岩一样喷爆而出的是她和队友们高歌《义勇军进行曲》。他们的歌声压过了敌人射出的高射炮声。

于立群是一位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青年女性。延安是她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战争年月,兵荒马乱,北上的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郭沫若劝告她取海道经香港绕往武汉,由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协助,设法到陕北读书。

&ldo;立群,你说这样好么?&rdo;

&ldo;好的,好的。郭先生真替我想得周到。只是‐‐&rdo;

&ldo;只是什么?&rdo;

&ldo;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呢?&rdo;

&ldo;……&rdo;郭沫若笑而不答。

于立群听从了郭沫若的劝告,同林林、姚潜修、叶文津、郁风等结伙于11月26日离开上海去香港。郭沫若第二天也乘法国邮船秘密离开上海赴香港。‐‐这个行期在于立群走前是已经定了,但是为了保密起见,他没有告诉于立群。和立群在香港相见,郭沫若自己心中有数。

所以,当于立群在香港见到郭沫若时,真是有些出乎意外了。那是在郭沫若到达香港后的第二天,他从九龙访问了一位朋友回来,在皇后大道湾雪厂街的十字路口,迎面碰到了林林他们。于立群首先看见了他。街头遇故人,向来不大说话的于立群惊喜地先叫了出来:

&ldo;啊,那不是郭先生?&rdo;

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接过去,带着夸张的调子对郭沫若说:&ldo;哦,我们还怕你死守上海呢!&rdo;

&ldo;死守没得必要。中国地方大得很,我们大有回旋的余地。我们要准备长期抗战。&rdo;

郭沫若笑着说道。虽然和立群在香港再见他早就心中有数,但今天在香港的街头遇见她,他的心中分外高兴。

郭沫若住在六国饭店三楼一间临海的屋子里。于立群几个人原来住在海陆通旅馆,和郭沫若商量以后,当天下午他们也都搬到六国饭店里来了。在此期间,郭沫若和于立群由相敬而相爱。

香港的救亡工作当时也相当活跃,公开的欢迎会、讲演会差不多每天都有。上海失陷以后,从上海撤退来的文化人大都以香港为中继站,从这里再转赴内地。郭沫若本来打算去南洋募款,连护照都办好了,用的是&ldo;白圭&rdo;的假名。后来考虑到最好在广州建立一个&ldo;根据地&rdo;,恢复出版《救亡日报》,所以改变了计划,在香港只住了六天,12月6日即与于立群等人乘船到达广州。以郭沫若为社长、夏衍为总编辑的《救亡日报》于1938年1月1日在广州正式复刊,成为华南的一座精神堡垒。

空间萌宠有点田  我在手机当吃瓜群众[穿书]  念念有吃  见鬼的姻缘  摔!这坑爹的游戏  我才不会心动呢  重生女配是传说  侧妃她野心勃勃  顶流也想做回甜文戏精[娱乐圈]  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她是那颗星  针尖蜜  郭沫若传  止于暧昧  郭沫若代表作  暗恋桃花开[娱乐圈]  请让我和主角be  醉过杏花天  良宵  唤世  

热门小说推荐
岭南宗师

岭南宗师

地振高冈,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世道无常,打出七分情拳脚无眼,心留三分义红尘滚滚谁堪问铁骨铮铮大宗师...

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

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

想知道,将整个世界都踩在脚下是一种怎样的爽感吗?一代兵王笑面死神奉命回归华夏,本来只是想回去看看师父,谁成想一不小心就闯入了百花丛中卓烈各位看官悠着喷,多了小爷受不住啊!本书传授都市杂谈装逼打脸热血励志暧昧功夫撩妹技巧Tags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追风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txt全集下载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无弹窗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最新章节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txt全文...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在武田家与上杉家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上杉谦信手持名刀‘顺庆长光’,胯骑名驹‘放生毛月’,突破武田军军阵直取本阵中的武田信玄,连斩三刀,头两刀被信玄用军扇挡下,第三刀已斩伤信玄的肩膀。正待这时,一身武士打扮的李晓策马,从旁赶到,大喝一声上衫贼敢尔。...

山村桃运小神农

山村桃运小神农

作者我叫纯牛奶的经典小说山村桃运小神农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因大学中得罪富二代,作为全村唯一个大学生,王一凡再次回到村里,因此受到全村人嘲笑的对象。忍耐着众人的非议,无意之中,得到山中龙王传承,从此开启开挂人生,将嘲笑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踩在脚下!...

万界遨游之旅

万界遨游之旅

穿越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兄弟们要是有喜欢的世界,可以在评论后留言告诉可乐。目前已经预定的世界有网游之天谴修罗超能失控金刚骷髅岛僵尸先生倚天屠龙记次元大冒险精绝古城神雕侠侣漫威世界铠甲勇士魔幻手机七龙珠成龙历险记阴阳师手游版本口袋妖怪单机游戏版本风云宝莲灯仙剑奇侠传西游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